2022年10月6日 星期四

【育兒】評估前看診紀錄

 2022/10/05 這天,是初次預約兒童心智科看診的日子。

因為幼兒園老師從開學到現在一直反映兒子狀況,要我們帶去醫院評估,於是我們就掛號了。

行前幾天有跟兒子解釋,要帶他去跟醫生聊聊天,看醫生有沒有辦法幫助他適應學校生活。


從十點左右到醫院插卡報到,到診間插卡時才知道原本掛號的醫師今日休假,請另一位醫師代診。一直等到中午十二點多才終於看到診。

一進診間,坐在看診位置上,醫生都還沒開口,三歲多的兒子竟然自己主動跟醫生說,他不喜歡去上學,醫生順勢問下去,問他為什麼不喜歡去上學?兒子面對醫生完全不害怕,侃侃而談,說因為他不喜歡看影片和睡午覺,他比較喜歡在家。醫生問他為什麼喜歡在家?他說因為家裡很舒服。醫生問他在家都跟誰玩?自己玩還是跟爸爸媽媽玩?兒子說都有,有時候自己玩、有時候跟爸爸媽媽玩。醫生問他在家裡最喜歡玩什麼?他說樂高。醫生問說那還有喜歡玩什麼嗎?他說家裡還有多很多其他玩具,他都喜歡玩。醫生又再次問他還有哪些玩具?兒子說還有很多,像是磁力建構片。醫生問他那不喜歡學校的部分,除了影片和睡午覺外,學校有什麼讓他喜歡的嗎?兒子說只有玩具。醫生又問他在學校都是自己玩玩具還是和同學一起玩?兒子說都有,有時候自己玩、有時候和其他人一起玩。醫生問兒子喜歡自己一個人玩,還是和別人一起玩呢?兒子說都喜歡。

基本上兒子對於醫生的問答,都能馬上回應,不會答非所問。醫生邊問邊觀察了一陣子,可能覺得可以了,就跟兒子說,他桌上有一盒貼紙,他可以拿去座位上選一張喜歡的,兒子走過去看,還邊問醫生裡面有沒有車車的貼紙?醫生說不知道耶,請他找找看,可能沒有,沒有的話就選一張圖案喜歡的。

接下來換醫生問我問題,進診間之前有先填寫一張表,簡述兒子的問題和狀況。上面我已經有寫是幼兒園老師反映的,醫生就問我主要有什麼狀況,我回答說老師說有注意力不足和衝動控制的問題,並舉一些老師告訴我的例子,像是把東西舉高摔落砸到小朋友、推小朋友、搖晃櫃子之類的舉動,也講到在家會有突如其來捏軟性塑膠杯子,讓飲料流滿桌的舉動。問小孩原因,他都只說因為好玩,我回頭再次跟兒子確認,是因為好玩嗎?兒子選了一張貼紙之後開始有點坐不住,從椅子上下來在轉椅面玩,還說他想要出去了。醫生問他說,認得數字嗎?如果他可以在時鐘的分針走到11的時候,都坐在椅子上,就可以再選一張貼紙。結果兒子直接回醫生,不用了。(因為整盒貼紙都沒有他想要的車車圖案)年輕醫生整個做出歪腰摔倒的動作,說他的方法竟然沒用。(可能第一次遇到如此直接的小孩?)

醫生跟兒子說不管,總之要請他坐在椅子上,也可以坐在旁邊小桌椅上,一旁護理師看他要不要畫畫?我說他不喜歡畫畫...總之後來是爸爸陪他去坐旁邊的小桌椅,我繼續跟醫師對話。

醫師有問一些問題,例如會不會有固著行為?日常生活做事情堅持特定的順序,例如先做什麼才做什麼、或是把東西依照自己意思排列成某種樣子,或是像堅持穿鞋要從左腳穿完才穿右腳,如果沒照順序就會大叫大鬧之類諸如此類的生活小事?我說好像還好,通常跟他說明解釋,或是轉移注意力就可以讓他放下堅持。

醫生還問小孩會不會喜歡玩假裝遊戲?例如拿積木假裝是車車、咻咻咻地玩之類的,或是假裝自己是警察之類的遊戲?我想一想轉頭問老公說,你們是不是會玩?在沙發上你們通常都玩的那種?老公跟醫生解釋會呀,會假裝是一隻蚯蚓,或是一隻鳥,我補充說喔對,就黑冠麻鷺吃蚯蚓的遊戲,結果醫生大笑說為什麼是黑冠麻鷺?老公說因為是生活中很常接觸到的鳥類,我補充說因為公園很多很常看到呀。

醫生問說那小孩很喜歡生物嗎?自然之類的?我馬上說沒有欸,他對生物興趣不大,動物植物那些都還好。醫生問說那小孩喜歡什麼?我說他從小就喜歡會旋轉的東西,輪子啊、扇葉啊、螺旋槳啊、齒輪啊,那種會轉來轉去,跟動力機械相關的東西他都很喜歡,而且是從嬰兒時期還不會講話時就很愛注意這些,不會講話時他出門還會用手比路邊大人根本不會注意到的冷氣室外機給我們看。

兒子自己也說他喜歡會旋轉的東西,我跟醫生說對呀,你看他現在就在轉椅子,他覺得很好玩。醫生說有,他看到了。

我跟醫生補充說,學校老師有提過,他很愛問為什麼,某次老師跟我說,他帶著小朋友去廁所,我兒子看著廁所牆壁上的一個東西問老師那是什麼?老師說那是總電源。兒子還繼續問總電源是什麼?我回答老師對呀,兒子很喜歡問那些東西,我們都會回答。突然兒子自己插話,說總電源就是跟高壓電有關的東西。醫生跟我們說,我們兒子講話很超齡,為什麼會知道那些呢?我說因為他爸爸會跟他解釋,所以他知道很多好像這個年紀小孩不知道或不太注意的事。

醫師有問說,爸爸媽媽小時候有這樣嗎?我說我沒有,我小時候是乖乖牌。醫生轉問爸爸呢?老公說,他覺得兒子跟自己小時候很像。醫生追問是哪裡像呢?老公說,就對事情很好奇,好奇心旺盛,然後會想要拆開那些大人說不能碰的東西。不會因為大人說不能碰,就真的不去碰。我補充說,不過老公小時候是大人說不准的事,他在大人面前不會做,但會趁大人不在時做。老公解釋說因為以前是威權教育,知道大人會生氣,所以都躲起來偷偷做。

醫生跟我們說,他覺得小孩才剛開始上學,其實有這些反應都滿正常的,可以再觀察幾個月看看。然後他說他覺得我們小孩很聰明,語言發展也非常超齡。至於老師講的那些狀況,可能是都各有一點點,有一點點像過動、但也有一點點像亞斯伯格,因此拿了兩份表單,要我們回家填寫。一份家長填、一份給老師填。至於到底有沒有這些症狀,需要評估才能知道,所以就安排我們做聯合評估,開單子要我們去兒科的兒童發展中心排聯評的時間。


兒童發展中心告訴我們最早可以排到聯評的時間,是明年初,過年期間初五初六那時,但因爲我們不確定過年是否有返鄉行程,所以就再往後排到2月份。如果中間有人臨時放棄不能去,那醫院會再打電話通知遞補,如果時程可配合,有可能可以提前評估。


醫生並沒有約下次回診的時間,就直接安排下一次是三位醫生聯評,這就是我們初次看兒童心智科門診的過程,記錄一下。但我覺得很可惜沒有遇到原本掛號的那位醫師,因為他好像很有名。




2022年10月5日 星期三

【紀錄】局勢混亂的幾年

我覺得自從有了孩子後,我好像才漸漸變成大人。


怎麼說呢?

應該是跟自己的生活型態、扮演的角色、以及世界局勢驟變有關。

看事情的角度變了。


在2018年以前,我的生活基本上很單純,要煩惱的事不多,基本上顧好自己就好。就算結了婚,也繼續著原本的工作,有自己的收入,薪水不多但工作強度也不高,很穩定很安逸,想買什麼花自己的錢買,偶爾對工作發發牢騷,規劃著怎麼用存下來的特休一年一度去遠方國度旅遊,身體健康很少生病,日子倒也挺快活。可以說是過著小資族沒啥大憂慮的小確幸生活。

要說出社會後曾遇到過什麼改變世界局勢的大事件或影響台灣本身走向的重大事件,最嚴重的也就畢業前後那兩年2008、2009席捲全球的金融海嘯、2014反服貿太陽花運動。

懷孕後大概真的是一個轉捩點,不管是我自己本人,或是整個大環境。

懷孕初期某次在捷運站突然眼前一黑一陣暈眩差點昏倒,那時我急得快哭了,第一次有一種背負了一條生命的沈重感,很害怕沒能保護好肚子裡的生命。

生完孩子之後幾年內,陸續發生的兩岸事件、世界大事,更是常常讓我覺得,世界越來越混亂、過往看似遙遠的戰爭其實與我們很接近。

2018年底,生完孩子後馬上就跨過新年和農曆年來到2019年,新手媽媽的焦慮和產後憂鬱籠罩我應該好幾個月,半年後好一些,但身體開始不適,且過度勞累的狀況下,很少有時間和社會連結。平常顧嬰幾乎足不出戶、在家也為了孩子幾乎不開電視,連發生什麼新聞都不清楚。一整年都渾渾噩噩的度過了。 

但其實在不知不覺中,2018年開始,全球局勢猛烈地產生變化。在此之前,包括台灣本身和其他主要歐美國家,都在經濟上長期依賴中國,與中國採取經貿合作,保持一種互動良好的假象,中國也積極參與國際事務,攏絡盟友,地位漸漸做大。台灣因為執政黨關係,國民黨主政時期與中國保持友好,經貿和政治關係非常緊密,直至2014年太陽花運動帶領下,接著民進黨執政,開始與中國拉開距離。2018年後發生的重大事件,更是讓台灣主流民意更堅定走向去中國化,包含國內多次選舉結果顯示,與中國越走越近的國民黨遭遇慘敗,淪落到不知自己是誰、黨的定位不明,更是讓國民黨內嚴重分裂,在政治光譜上漸漸邊緣化。而2018年後發生的幾項事件,也讓歐美各國警醒,認清中國坐大對世界各國而言是危險的,逐漸與中國拉開距離。以下回顧近幾年影響世界局勢的重大事件:

2018年習近平修憲欲稱帝、川普上任美國總統後,展開一連串中美貿易戰,直接影響世界局勢。

2019年習近平發表⟪告台灣同胞書⟫向台施壓而影響兩岸三地關係最嚴重的事件,應該就屬這年爆發的香港反送中運動了。同年底,中國武漢發現新冠病毒。

2020年,武漢病毒從中國迅速向外擴散,被正名為新冠病毒,世界各地爆發新冠疫情,驚人的死亡率造成全球恐慌。各國從原本旁觀態度,從電視螢幕中觀看中國傾全國之力在短短幾天內打造出好幾座方艙醫院,封閉整座城市,眼前的超現實畫面讓世界震驚讚嘆專制中國的效率之餘,到突然發現轉瞬間病毒已來到自家門口,輪到自己國家醫療體系崩潰,各國開始拙劣面對疫情。看我們眼中所謂先進的歐美大國們剛開始一個個幾乎束手無策,毫無招架之力,任憑百姓在疫情中苦苦掙扎死去,也是超現實。在我孩子剛滿一歲的時候,全世界的人們漸漸開始習慣了與口罩為伍、局部封控的日常生活。6月底,香港國安法實施,短短一兩年內,香港一國兩制徹底毀滅,中國無視承諾,對待香港公民的粗暴舉動,被世界看在眼裡。「今日香港、明日台灣」,成為台灣人最深刻的警惕,同年台灣總統大選,民進黨候選人蔡英文以史上最高票勝選連任。民進黨領導下的台灣對疫情控制得宜,屢屢登上外媒版面,開啟台灣有史以來國際能見度最高的時刻。同年,英國在首相強森帶領下完成脫歐、東京奧運因疫情延期一年、拜登打敗川普勝選下一任美國總統。

2021年,疫情持續影響全球,病毒變種快速讓各國疫情一波又一波,因疫情導致的貨運塞港,深深影響全球經濟。還好傾世界各國研究人員之力,人類已發展出新冠病毒疫苗,各國都在拚施打率,台灣因為國際地位低、搶不太到疫苗,疫苗施打率偏低,國內吵得不可開交。香港在中國政府的打壓之下,蘋果日報創辦人黎智英被捕、報社被迫停刊。延期一年的東京奧運順利舉辦。美軍灰頭土臉宣布撤軍阿富汗,塔利班掌權控制當地。電視新聞上,美國落跑丟下阿富汗人民,阿富汗人拼了命爬上美軍正在起飛的飛機機翼,從飛機上被甩下落地的畫面觸目驚心令人印象深刻。德國梅克爾卸任總理。


2022年,全球疫苗施打率提升,各國已走向與病毒共存,勢必成為趨勢。台灣也已完成成人第三劑疫苗施打,因為變種病毒Omicrone高傳染力、低死亡率的特性,台灣五月爆發最嚴重一波疫情,每日最高八、九萬人確診,但政府逐漸走向開放邊境,現在每日約三、四萬確診,全台大約有一半民眾已確診,現在雖然外出還要戴口罩,但基本上已經可以正常生活、出遊,只要確診者本身自行在家隔離7天即可。但中國還在清零封控,導致中國國內民怨四起,三月份上海實施全面封控,中國最大城市竟然斷糧、讓人民餓肚子、到處抓人去隔離等不人性的慘況,再次讓世界驚訝。但今年最震驚世界的大事件,莫過於2/24俄烏戰爭開打,俄國總統普丁從一開始宣稱是對烏克蘭的「特殊軍事行動」,非全面戰爭,但到打文章至今早就已過半年多,開戰快八個月了仍看不到盡頭。近日普丁更是宣布俄國國內展開「部分動員」,徵召30萬後備軍人上前線,俄羅斯人民中那些符合年齡的役男們開始倉皇出逃,百姓很擔心不久就會全面動員、甚至實施戒嚴封鎖國境。看新聞畫面中,開戰一開始是烏克蘭人民躲避戰爭、青壯女性扶老攜幼倉皇出逃至邊境國家(男性留在國內保家衛國),現在換成俄羅斯人民躲避兵役,青壯男性扶老攜幼倉皇出逃至邊境國家。(無兵役問題的女性留守)對照之下真是不勝唏噓。至於今年台灣最引人矚目的事件,就是8/2美國國會議長裴洛西女士訪台一事,這件事讓中國氣炸,出動戰狼外交部不斷揚言咆哮警告美國不要輕舉妄動。也在裴洛西訪台期間與離台後,持續派出軍機騷擾台灣領空。俄羅斯對烏克蘭開戰後,原本就存在已久的台海議題也跟著升溫,很多國家在預測台海是否會是下一個戰爭的主要區域,中國會否與俄羅斯串連,展開第三次世界大戰。而裴洛西訪台,中國對台灣的文攻武嚇舉動更加深了全世界對中國的反感,各國媒體再次做了許多則台海關係深入且大篇幅的報導,台灣真的不知走什麼運,從2020年疫情爆發以來,連著兩年,一連串因為疫情、俄烏戰爭、美國議長訪台等事件,不斷成為國際話題,國際能見度真的是前所未有的高。希望這能為台灣爭取到一些國際地位,至少希望各國能保障台灣不被侵略。


生子後這幾年發生的國際大事,很多都是緊密相連,台灣這一個小小的島,也深受牽連。普丁的舉動,真的讓人不免擔心第三次世界大戰是否會發生。以前年輕、單身時,不太在意時事、國際新聞,就繞著自己小小的生活圈轉。有小孩後,變得在意世界發生的大事,深深覺得目前的世界局勢深受二戰影響,台灣因為歷史因素本身就是二戰後美國在亞洲佈局勢力的一環,不可能置身事外,而現在卻很有二戰的既視感。不管是歐洲對俄羅斯的天然氣依賴,在克里米亞戰爭中姑息俄國,近一步導致今日俄烏戰爭,是否像二戰前歐洲英法等國對德國和俄國的姑息主義讓他們瓜分波蘭?二戰起是美蘇對抗、現在則是美中對抗,冷戰的影子從未消失。再再讓人為小孩的未來感到憂心,究竟小孩成長的環境,這個世界,還可以維持和平多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