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逛書店買書,睡前看了一下,覺得若有所思。
我看到一篇大學教授寫的專文,他說,「文化就是資產」,這句話對台灣人來說是一句過於抽象的口號。看電影、讀小說的時候,時常可以發現西方世代傳頌的經典、神話和傳說,如何豐富他們的商業創作。許多締造螢幕票房的大片,都是由經典名著改編,或是運用了典故。我們也有三國演義,西遊記,白蛇傳和女媧補天,但是這些文化內涵還沒被以足夠的深度來滋養媒體商品,且這些文化本身也正在遠離我們。一旦流失了,它們就不再是資產。
作者舉了一個淺顯易懂的例子。試想,如果閱聽大眾都不知道孟姜女哭倒長城的典故,那個賣喉糖的廣告又有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