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15日 星期六

【育兒】學童媽媽本人的社交困擾

我本身自小就是安靜內向的個性,一點也不活潑自信,無論在哪個環境都不是自帶 spotlight 閃亮發光的人,通常我都是默默低調在一旁觀看的人。這樣的個性,造就我不擅常主動跟人交朋友,通常在團體中我都是慢熱、慢熟、很被動的。年過三十以後,就發現自己幾乎不再認識新朋友了,和同事都只有工作上的互動寒暄開玩笑,下了班就各過各的不太會聯繫,懷孕生子離開職場以後,更是直接喪失了和同事的交集和聯繫。而至今還有聯繫的好友們,也都是大學系上同學或社團朋友居多。

我在擔任全職媽媽的頭兩年,過著相當封閉的生活,住處是婚後才住進去的租屋處,附近沒有什麼熟人。前幾個月嫩嬰期幾乎每天足不出戶,整天和嬰孩為伍。第三個月後有點受不了,請娘家媽媽一週來兩天白天,幫我備餐兼協助顧嬰,順便跟我講講話聊聊天,還好我媽夠支持我,真的很感謝那段時間有她陪我講話,我才沒悶出病來。到了小孩五個月,開始一星期換我帶小孩去找我媽一兩天,在娘家耍廢休息,或是可以去看醫生復健,算是一種喘息吧。但因為我身邊沒有任何熟識的朋友住得近,又剛好也當新手媽媽的,除了往娘家跑以外,我還真的沒認識其他因為小孩而結交的新朋友,可以一起相約溜小孩的。

小孩剛滿一歲後全球面臨了新冠疫情,好長一段時間又恢復到足不出戶的狀態。在疫情起起伏伏的那段日子,就算台灣管控得宜、國內變得比較放鬆時,跑去家裡附近公園玩,也很少遇見其他同齡媽媽和嬰幼兒。就這樣到了兩歲,才開始與住在不同縣市但家有幼兒的友人聯繫上,跨縣市彼此去對方家玩了幾次。

小孩三歲過後我們搬了新家,再度來到一個新環境,一個熟人也沒有,對這邊非常陌生。但因為想幫小孩報名幼兒園,開始漸漸幫小孩收集此地的幼兒園資訊,最快的方式就是帶小孩去公園玩,遇到小孩差不多同齡的媽媽,就不恥下問,詢問他們找幼兒園的相關事宜。就這樣為了孩子厚著臉皮到處問,其實我還真的不是很習慣。

好不容易上了幼兒園,本以為我的任務就是接送上下學、回家煮晚餐弄小孩吃飯洗澡睡覺而已,沒想到才剛開學,我孩子就自動加入了同學間的滑板車小團體,每天總要一起在校園溜滑板車、甚至轉戰公園繼續玩,我也被迫要跟同學的媽媽 social 一番,但我本性就是個害羞的人,我比較想要直接回家不跟其他人社交啊啊啊。還好同學的媽媽們也算友善,願意讓我小孩加入一起玩,加上同樣都是家庭主婦,每天都差不多時間去接下課、打招呼聊兩句,久了甚至我孩子還大膽主動向同學媽媽提說要去他們家裡玩,我真是超不好意思的......我本人才不會這麼要求不太熟識的人要去他家呢。

總之就變得很常見到面、很常一起閒聊學校、閒聊孩子,可是因為我家孩子的狀況,我始終不是很放心讓幾個孩子們一起玩,我很怕我家孩子踩到同學和同學媽媽的線,或是做了什麼白目行為之類,說到底就是我對自己和孩子有點沒信心。

這幾天去了同學們家玩,我心裡很清楚,接下來就是來我們家了,就大家輪流這樣。可是因為我孩子評估報告的關係,我頓時有種,目前發生的一切根本就是我一年前在 Netflix 看的韓劇「綠色媽咪會」的情景,大概有50-60%相似吧~

我真心覺得這把年紀還要交朋友好難喔,對於人的提問,要透露多少呢?但媽媽自己本身的社交困擾也很需要有人可以撐著我。對於不擅交際的我真是太棘手了。

2023年4月14日 星期五

【育兒】看完評估報告的衝擊感

上一篇文章的結尾,我語帶樂觀地覺得我孩子就算有症狀,應該也不是很嚴重吧,自己腦補或許診斷書上會寫就是疑似而已,大概會等明年再重新評估一次看看吧。總之我是抱持著一種輕鬆的心情去看報告的,沒想到,報告一拿到手,我馬上就被當頭棒喝打臉了,臉腫歪歪。

診斷:發展遲緩(注意力、衝動/過動)、疑似發展遲緩(社會情緒)

診斷疾病(確定):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診斷疾病(疑似):自閉類群障礙症

簡單說就是確診ADHD+疑似AS,亞斯的部分須待明年再追蹤。

看到診斷書的當下,我心情真的很低落,在我眼裡聰明伶俐的可愛孩子,竟然有發展遲緩障礙。就算我已經看了一些網路分享,也了解我老公多少有點相關特質,這些病症跟遺傳也有極大關聯,我還是心情受到很大衝擊,一時之間很難接受。

不是說未滿6歲以前,醫院不會輕易下診斷嗎?怎麼我家孩子才4歲多,第一次評估馬上就下確診診斷呢?看著手中診斷書上的那些專業詞語,不禁紅了眼眶,淚水在眼眶中打轉。上了車離開醫院之後,眼淚立刻掉了下來。

我該怎麼幫助我的孩子?要把整份完整報告給老師嗎?老師有足夠專業能力可以解讀診斷書嗎?會不會老師只看到自己想看的?把小孩貼標籤、把小孩妖魔化?評估內容需要跟老師透露多少呢?腦中思緒混亂,各種紛雜的想法迅速跑過。

回家仔仔細細看了一遍報告書,對心理衡鑑的內容感到不可思議,醫院心理師用的其中一項評估工具是魏氏幼兒智力量表第四版,全智商是147 (PR>99.9)、語文理解是155 (PR>99.9)。施測時心理師有請家長離開評估教室,由心理師和小孩一對一進行測試,測試的結果心理師當天就有口頭告知語言與認知滿優秀的,超越一般同齡孩子,而且是超越很多。實際看到報告上的數字我嚇了一大跳,還去網路查了一下,以一般資優鑑定標準來看的話,全智商超過130就算通過資優鑑定了。然後我去ADHD討論社團爬文,發現真有資優合併各種不同極端障礙的特殊生,叫做雙重特殊生,也就是具有資優生身份(須經過資優鑑定),但同時也有隱性障礙特殊生身份(需經過診斷),例如學習障礙、ADHD、泛自閉等,但目前能成功申請到雙殊生身份滿困難的,因為資優和障礙兩種極端會互相遮蔽。教養這樣的孩子非常不容易,因為他們常因爲資優特質而被以高標準對待,很多師長或同儕容易誤解孩子不是做不到、只是不想做等。

看完一些資料,我的心情很複雜,該高興小孩至少智力方面無問題,甚至可能是資優,還是應該難過伴隨的障礙會讓他長大過程很辛苦呢?身為媽媽的我,可以怎麼幫助他呢?我有能耐可以教導他嗎?甚至我看到有網友分享因為自己小孩是特殊生,媽媽努力去提升自己,重返學校修讀特殊教育碩士在職專班,是不是我也可以辦得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