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27日 星期六

全球年輕世代的共同困境

在 Facebook 看到了一篇文章,說最近在澳洲有一則報導引起英語圈媒體和網路鄉民熱烈討論,是關於一位澳洲年輕富豪,接受澳洲電視節目 60 Minutes Australia 採訪,被問到對於現今澳洲年輕人買不起房的看法。年輕富豪的回答是,那些甘願花大錢上時髦餐館吃酪梨吐司,而不把錢省下來的年輕人,當然買不起房。

最近接連看過幾篇跟澳洲經濟有關的報導,都是在討論澳洲房價太高、澳洲年輕人買不起房的事,但澳洲若跟台灣相比之下,還是好太多了,澳洲房價再怎麼高也沒比台北高,但澳洲薪資卻比台灣高出一大截,澳洲年輕人買房的壓力還是比台灣年輕人小多了。不過,既然會引起英語圈媒體的討論,想見房價過高、買不起房已經是千禧世代 (Millennials,意指西元 1980~2000 年之間出生的世代,在台灣稱為 7~8 年級生,在中國稱為 80 後~90 後。) 年輕一輩所面臨的共同困境。


關於這篇年輕富豪批評跟他同樣世代的人,繼續討論下去吧。

詳情可以參考《英國衛報》的這篇文章:
百萬富翁告訴千禧世代:假如你想買房,就別再吃酪梨吐司了

或是參考澳洲《9NEWS》的這篇文章:
別買 $19 元的酪梨泥吐司:墨爾本地產大亨抨擊千禧世代的過度消費習慣

會引起廣泛討論,是因為這位 35 歲的澳洲年輕富豪,本身是靠炒房地產起家的。
身為靠炒作澳洲房地產而坐擁大筆財富的既得利益者,這些炒房投資客把澳洲房地產價格炒得居高不下,導致同世代年輕人買不起房,卻反過頭教訓是因為年輕人太浪費、不存錢,所以買不起房。

這位年輕富豪向採訪者訴說他青少年時期有多努力工作,19 歲時在一家健身房工作,從早上 6 點工作到晚上 10 點,一週七天都不休息,根本沒時間出去外食,把賺的錢都存起來,他是這麼的努力工作,才好不容易買了人生第一間房產。現在年輕人壓根不努力,一天到晚去時髦咖啡店買杯昂貴咖啡和酪梨吐司、餐餐吃外面、每年去歐洲玩,拼命花錢還奢望能買得起房,現在年輕人的期望實在是太高了。

但是殊不知這位年輕富豪,當初是跟他祖父借了一筆錢,才有辦法買下墨爾本的一間健身房,幾年後轉手賣掉那間健身房,賺了一筆錢,再把錢投入房地產中炒房,炒著炒著,炒成了房地產大亨。

他把他之所以有錢、買得起房,完全歸功於自己的努力工作,但是他忽略了,他能有今天,除了他自身相當努力以外,也有很大的運氣成分,包括他夠幸運,有位有點閒錢的祖父,願意資助他第一筆購房基金;以及在初次轉售資產時,幸運遇到手上有錢願意併購的公司,讓他得以順利把健身房以更高的金額轉手賣掉,甚至他後來經營房地產事業時,如何多次幸運的避掉風險與虧損。有些人可是連一次成功借貸的機會,或是任何一次的虧損打擊都承受不起。

這段經歷是不是似曾相識?這位澳洲年輕富豪的論調,像極了現任的美國總統川普。川普在選前也不斷強調自己是有錢人,老是把 "I'm a rich man, I'm super rich." 這種話掛在嘴上,深怕別人不知道他多有錢、多成功。川普也很愛講他當初是如何靠自己努力,成為房地產大亨。但實際上,川普當初是先進他老爸開的公司任職,之後跟他爸借了一筆錢才有辦法開創自己的事業,更何況他老爸本身就是房地產開發商,根本是有家族人脈,不完全是靠自己白手起家的。當有人拿這點攻擊川普,川普就會反擊,說跟他現在所擁有的財富比起來,當初他跟他爸借的那筆只是小錢罷了。

這類人常犯一種錯誤叫自大,視自己所擁有的一切理所當然,認為他們自己能力超群、一切都是自己努力得來的。把其他人達不到,視為失敗者,並歸納為是因為其他人不努力。

但是現今年輕人會寧願把錢拿去消費而不是存起來,有很大一部分心態是,反正即使不吃不喝存下錢了,還是幾乎買不起那些被炒作過度、天價般的房子,或是辛苦存了 10 幾 ~20 年終於買了房,卻還要繼續背負 20 年的房貸負債。這樣的遊戲規則不是平凡人玩得起的,既然無法改變遊戲規則,不要玩總可以了吧?就斷了買房的念頭,乾脆把錢花在可以掌控、能夠立即享受的小確幸上,這是大時代下一般小老百姓的無奈。

而那些造就超高房價、佔盡資源的炒房罪魁禍首們,仍然洋洋得意於自己的努力向上、奮鬥不懈,認為自己能擁有這些資源再合理不過,再一手指著被他們壓著頭爬不起來的人說,你們這些蠢蛋想翻身,為何不努力一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