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15日 星期六

【育兒】學童媽媽本人的社交困擾

我本身自小就是安靜內向的個性,一點也不活潑自信,無論在哪個環境都不是自帶 spotlight 閃亮發光的人,通常我都是默默低調在一旁觀看的人。這樣的個性,造就我不擅常主動跟人交朋友,通常在團體中我都是慢熱、慢熟、很被動的。年過三十以後,就發現自己幾乎不再認識新朋友了,和同事都只有工作上的互動寒暄開玩笑,下了班就各過各的不太會聯繫,懷孕生子離開職場以後,更是直接喪失了和同事的交集和聯繫。而至今還有聯繫的好友們,也都是大學系上同學或社團朋友居多。

我在擔任全職媽媽的頭兩年,過著相當封閉的生活,住處是婚後才住進去的租屋處,附近沒有什麼熟人。前幾個月嫩嬰期幾乎每天足不出戶,整天和嬰孩為伍。第三個月後有點受不了,請娘家媽媽一週來兩天白天,幫我備餐兼協助顧嬰,順便跟我講講話聊聊天,還好我媽夠支持我,真的很感謝那段時間有她陪我講話,我才沒悶出病來。到了小孩五個月,開始一星期換我帶小孩去找我媽一兩天,在娘家耍廢休息,或是可以去看醫生復健,算是一種喘息吧。但因為我身邊沒有任何熟識的朋友住得近,又剛好也當新手媽媽的,除了往娘家跑以外,我還真的沒認識其他因為小孩而結交的新朋友,可以一起相約溜小孩的。

小孩剛滿一歲後全球面臨了新冠疫情,好長一段時間又恢復到足不出戶的狀態。在疫情起起伏伏的那段日子,就算台灣管控得宜、國內變得比較放鬆時,跑去家裡附近公園玩,也很少遇見其他同齡媽媽和嬰幼兒。就這樣到了兩歲,才開始與住在不同縣市但家有幼兒的友人聯繫上,跨縣市彼此去對方家玩了幾次。

小孩三歲過後我們搬了新家,再度來到一個新環境,一個熟人也沒有,對這邊非常陌生。但因為想幫小孩報名幼兒園,開始漸漸幫小孩收集此地的幼兒園資訊,最快的方式就是帶小孩去公園玩,遇到小孩差不多同齡的媽媽,就不恥下問,詢問他們找幼兒園的相關事宜。就這樣為了孩子厚著臉皮到處問,其實我還真的不是很習慣。

好不容易上了幼兒園,本以為我的任務就是接送上下學、回家煮晚餐弄小孩吃飯洗澡睡覺而已,沒想到才剛開學,我孩子就自動加入了同學間的滑板車小團體,每天總要一起在校園溜滑板車、甚至轉戰公園繼續玩,我也被迫要跟同學的媽媽 social 一番,但我本性就是個害羞的人,我比較想要直接回家不跟其他人社交啊啊啊。還好同學的媽媽們也算友善,願意讓我小孩加入一起玩,加上同樣都是家庭主婦,每天都差不多時間去接下課、打招呼聊兩句,久了甚至我孩子還大膽主動向同學媽媽提說要去他們家裡玩,我真是超不好意思的......我本人才不會這麼要求不太熟識的人要去他家呢。

總之就變得很常見到面、很常一起閒聊學校、閒聊孩子,可是因為我家孩子的狀況,我始終不是很放心讓幾個孩子們一起玩,我很怕我家孩子踩到同學和同學媽媽的線,或是做了什麼白目行為之類,說到底就是我對自己和孩子有點沒信心。

這幾天去了同學們家玩,我心裡很清楚,接下來就是來我們家了,就大家輪流這樣。可是因為我孩子評估報告的關係,我頓時有種,目前發生的一切根本就是我一年前在 Netflix 看的韓劇「綠色媽咪會」的情景,大概有50-60%相似吧~

我真心覺得這把年紀還要交朋友好難喔,對於人的提問,要透露多少呢?但媽媽自己本身的社交困擾也很需要有人可以撐著我。對於不擅交際的我真是太棘手了。

2023年4月14日 星期五

【育兒】看完評估報告的衝擊感

上一篇文章的結尾,我語帶樂觀地覺得我孩子就算有症狀,應該也不是很嚴重吧,自己腦補或許診斷書上會寫就是疑似而已,大概會等明年再重新評估一次看看吧。總之我是抱持著一種輕鬆的心情去看報告的,沒想到,報告一拿到手,我馬上就被當頭棒喝打臉了,臉腫歪歪。

診斷:發展遲緩(注意力、衝動/過動)、疑似發展遲緩(社會情緒)

診斷疾病(確定):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診斷疾病(疑似):自閉類群障礙症

簡單說就是確診ADHD+疑似AS,亞斯的部分須待明年再追蹤。

看到診斷書的當下,我心情真的很低落,在我眼裡聰明伶俐的可愛孩子,竟然有發展遲緩障礙。就算我已經看了一些網路分享,也了解我老公多少有點相關特質,這些病症跟遺傳也有極大關聯,我還是心情受到很大衝擊,一時之間很難接受。

不是說未滿6歲以前,醫院不會輕易下診斷嗎?怎麼我家孩子才4歲多,第一次評估馬上就下確診診斷呢?看著手中診斷書上的那些專業詞語,不禁紅了眼眶,淚水在眼眶中打轉。上了車離開醫院之後,眼淚立刻掉了下來。

我該怎麼幫助我的孩子?要把整份完整報告給老師嗎?老師有足夠專業能力可以解讀診斷書嗎?會不會老師只看到自己想看的?把小孩貼標籤、把小孩妖魔化?評估內容需要跟老師透露多少呢?腦中思緒混亂,各種紛雜的想法迅速跑過。

回家仔仔細細看了一遍報告書,對心理衡鑑的內容感到不可思議,醫院心理師用的其中一項評估工具是魏氏幼兒智力量表第四版,全智商是147 (PR>99.9)、語文理解是155 (PR>99.9)。施測時心理師有請家長離開評估教室,由心理師和小孩一對一進行測試,測試的結果心理師當天就有口頭告知語言與認知滿優秀的,超越一般同齡孩子,而且是超越很多。實際看到報告上的數字我嚇了一大跳,還去網路查了一下,以一般資優鑑定標準來看的話,全智商超過130就算通過資優鑑定了。然後我去ADHD討論社團爬文,發現真有資優合併各種不同極端障礙的特殊生,叫做雙重特殊生,也就是具有資優生身份(須經過資優鑑定),但同時也有隱性障礙特殊生身份(需經過診斷),例如學習障礙、ADHD、泛自閉等,但目前能成功申請到雙殊生身份滿困難的,因為資優和障礙兩種極端會互相遮蔽。教養這樣的孩子非常不容易,因為他們常因爲資優特質而被以高標準對待,很多師長或同儕容易誤解孩子不是做不到、只是不想做等。

看完一些資料,我的心情很複雜,該高興小孩至少智力方面無問題,甚至可能是資優,還是應該難過伴隨的障礙會讓他長大過程很辛苦呢?身為媽媽的我,可以怎麼幫助他呢?我有能耐可以教導他嗎?甚至我看到有網友分享因為自己小孩是特殊生,媽媽努力去提升自己,重返學校修讀特殊教育碩士在職專班,是不是我也可以辦得到呢?





2023年3月31日 星期五

【育兒】早療評估心路歷程紀錄

一入幼兒園的強烈衝擊

之前文章有提過,小孩幼兒園入學沒多久(大概一兩週內),幼兒園老師就一天到晚跟我告狀,並強烈建議我們帶小孩去評估與早療,老師認爲小孩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跟我強調他跟其他孩子很不一樣,跟他說話時他眼神不看人、自顧自在教室內遊蕩、不聽從指令、且有衝動行為,沒有危機意識,不在意造成他人安危等,反正幾乎都是負面評價。

老師講的那些狀況令我覺得很驚訝,因為小孩不管在家裡或是帶他去公園玩,雖然沒有到非常聽話,但也不到完全控制不住,而且他一直是個很熱情的孩子,在公園會主動找其他小朋友講話、一起玩玩具等,從不曾有傷害其他小朋友的舉動。他表達能力很好,咬字發音也算清晰,已經可以和大人對答如流,不會文不對題,通常都可以跟他你一句我一句閒聊下去。嬰兒期以來每次的健兒門診、大小動作、口語發展都有通過,從來沒有發展遲緩的問題,我不懂為什麼去到學校,被老師說問題很多、要去給醫生看、要去早療之類?

我有向老師解釋說,小孩是第一次上學,小時候也沒有送過托嬰中心,都是我自己在家裡帶他。我們家只有他一個孩子,剛好親戚朋友都住得遠,或是較常相處的親戚都剛好還沒生小孩,所以他從出生到現在都沒有熟識的同齡玩伴,幾乎都是自己一個人玩,但是他去公園也會主動想找其他孩子玩。之前因為新冠疫情,不太敢帶他出門,大部分時間都待在家裡,公園也是近期才比較常去。平時他在家裡自由自在,我們不太限制他想做什麼,玩具他想拿哪樣玩、玩多久,甚至拿著玩具在家裡走來走去等,我們都不太限制他,他可能還不習慣學校規矩,以為跟家裡一樣,走來走去看到好多玩具就想拿起來玩,請老師再給他多一點時間適應。

但看來學校老師沒有足夠的時間和心力等待他適應,只是不斷催促我帶小孩去就醫、去外面上小團體治療課程。從九月初開學,到十月初我們帶小孩去心智科掛號,也不過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小孩都還在幼兒園適應期,老師卻一副不能拖、不能等的強硬態度,每次去接小孩我都要承受老師的抱怨與詢問就醫情形,甚至在離醫院排的評估還很久前,我十月中已經先自己帶小孩去自費職能治療所諮詢與上課,老師聽到職能課一週才一堂和以及聯評時間要到二月份,認為身為家長的我不夠積極,有點語帶責備說:「媽媽妳應該再更積極一點!要不要再帶去別家復建科看看?一週至少排兩堂職能課進步才會快!還有這間醫院聯評也拖太久、整個上學期都浪費掉了,媽媽要不要換間醫院看?」老師甚至提出:「我們學校有心理師,要不我們先請學校心理師幫小孩評估看看?用學校心理師的評估報告直接先送件?」我覺得老師有點未審先判,已經主觀認定我家小孩就是有問題,我不懂他們為何那麼急?都還沒有經由醫院評估的報告,就要直接由學校單方面送件?

我真的沒想過送小孩去上學能讓我壓力這麼大。那陣子過的好難熬,每天要擔心接送上下學時小孩又闖了什麼禍、老師又要跟我抱怨什麼?還要忙著上網查過動症、聯評、早療、就醫相關資訊、搞清楚我小孩到底是怎麼回事?我們該怎麼辦?老師跟學校適合他嗎?是小孩的問題還是老師的問題?我們要不要轉學?

然後小孩在學校適應不良,每天哭著不要上學,情緒不穩歡歡歡到爆炸,每天晚上睡前和隔天起床出門都是一場硬仗。那些日子我自己也好常哭,在我眼裡我的孩子並沒有跟其他孩子太不一樣,但是為什麼老師就是一直抱怨他?老師說他很常問:「為什麼?」、或是說:「不要!」不肯配合,可是難道其他孩子都不會嗎?還是因為其他孩子就算不喜歡、就算有疑問也不敢說出來,安靜不作聲,對老師來說很好管理就是好孩子嗎?我們不是一直在強調要適性而教、要溫柔堅定、反對威權教育、鼓勵孩子多問多思考,為什麼這樣愛發問的孩子被老師視為麻煩?我真的每天都有好多疑問,也對所謂的幼教專業打上一個大問號。兒童心理發展和特殊教育不就是這些幼教老師的必修課程嗎?可是這些老師反而沒有依照專業引導小孩,讓小孩往好的方向發展,而是為小孩扣上一個不服從、不聽指令的大帽子,然後直接叫家長帶去外面治療。那陣子我對台灣幼教感到好失望。

專業特教老師給的強心針

直到某天送小孩上學時,小孩又在教室門口哭鬧不肯進教室,死命抱著我的腿,導師似乎都當沒看到,沒有要過來安撫小孩的意思,反倒是教室裡有個沒見過的陌生老師走了過來,蹲下跟我孩子閒聊說話,想要幫忙轉移孩子哭鬧的注意力。我趁機跟孩子說:「你看,今天有新的代課老師耶,讓代課老師牽你進去~」那位老師聽了笑了笑,回我說:「我不是代課老師,我是『巡撫老師』。」我一頭霧水心想:「什麼?啥叫巡撫老師?我只聽過巡撫大人,老師是在開玩笑嗎?」總之『巡撫老師』接過了孩子,帶他進教室,我才能順利離開。

回家路上,我好奇Google了一下『巡撫老師』究竟是什麼來頭?發現原來是我大大的誤會了,甚至連字都弄錯了!這位老師的職稱正確全名是『學前特教巡迴輔導老師』,簡稱『巡輔老師』,是專業的特教老師,專門輔導學齡前(幼兒園)特殊生。而因為他們手上的個案,會分佈在不同區域的幾間不同學校之間,他們需要在各間學校來回巡迴輔導他們接手的學生,所以稱為巡輔老師。特殊教育的領域很廣,包含協助各類型的身心障礙學生,從生理上可顯見的缺陷如視障、聽障、智能障礙、語言障礙、肢體障礙、身體病弱,到比較不好直接觀察到的心理缺陷如學習障礙、情緒障礙,甚至到跟大腦神經缺陷有關的泛自閉症、過動症等,也有協助資賦優異兒童的特教資源。總之就是提供那些跟一般孩子比起來有明顯障礙或特質、導致在校學習能力及適應能力產生極大落差的孩子們,支持性的協助與輔導。

在瞭解了『巡輔老師』是什麼之後,我陸續又看了一些特教老師解說特殊教育的影片後,我了解到特殊教育的專業性,特教老師必須很明瞭這些特殊生的身心狀況,具有知識背景,並有技巧的與特殊生溝通、協助他們適應學校生活,而這並不是一般教師普遍具有的技能。甚至可以說,一般教師甚至無法理解特殊生,只會覺得他們特別奇怪、特別愛找碴、特別叫不動、特別難管教、特別學不會等等。

在我孩子開始接受自費職能治療課程之後,大概是幼兒園開學兩個月後,有一次放學去接孩子,又在校園內遇到這位『巡輔老師』,我鼓起勇氣跟她攀談了一會兒,跟她說明了一下我小孩遇到導師叫我們帶去評估和上早療課的狀況。並詢問校內特殊生的數量與狀況,她笑著說這間學校只有兩位特殊生,而且她覺得狀況都很好呀,都不是很棘手的情況。我問巡輔老師她平時在校園走動有觀察到我孩子像導師講的很特別嗎?導師說他常走來走去、不聽從指令很愛反問抗拒之類,巡輔老師笑瞇瞇口氣輕鬆地說,她覺得我孩子的狀況還好呀,是個聰明的孩子,只是還在適應環境,多給他一點時間吧。

有了『巡輔老師』一番話,我大大安心不少,因為這一段時間以來,我在職能教室內也看到更多,比我家更明顯有狀況的孩子,就算我家的真的有狀況,也還算是很輕微啊。

後來我跟導師轉達了我與『巡輔老師』的一番交談,請導師找『巡輔老師』問問看,觀察一下我小孩的情況,是不是只是在適應期,以及是否有需要動用到學校心理師為我小孩做評估送件。

這件事後來不了了之,導師沒再跟我提過要我小孩去找學校心理師評估。直到好幾個月後,我主動詢問了導師是否還需要給學校心理師評估?導師說她有跟巡輔老師聊過,加上我們又有帶孩子外面上課,她觀察下來,我家小孩在校狀況有好轉,比較肯配合了,或許之前真的是在適應,所以就暫時沒有要送件了。

身為狀況生家長的心境轉折

從一開始入學就每天聽老師對小孩狂抱怨、覺得我小孩有問題,要去醫院評估、要自己帶去外面上小團體課,每天我去學校就是收到負面消息,搞得我情緒也很負面,加上小孩適應不良,哭著吵著不去上學,說老師很兇,學校不好玩不舒服,家裡比較舒服想待在家裡。我小孩算是表達能力很好,聽他說著學校裡的事,包含老師講過的一些話,還有我自己跟老師諜對諜的感受,都讓我嚴重懷疑老師的耐心及適任程度。我每天查著資料以淚洗面,包含幼兒園轉學相關資訊、過動症、自閉症相關資訊、評估醫院資訊、早療資訊等等,各式資訊轟炸與思緒紛雜,加上另一半工作繁忙,對於小孩在學校的事分不出什麼心力幫忙,只能出錢讓小孩去上職能課,以及答應讓小孩去醫院接受評估。

這中間的辛酸苦楚,又不好對外人道,小孩每天放學都跟幾位同學一起在校園玩或去公園玩,幾位同學都是舊生了,我問他們的媽媽一些學校和老師的事情,或是他們小孩回家有沒有提過對老師的看法是什麼?聽她們說,她們的小孩好像都不太分享學校事情,或是講也講不清楚,她們也聽不太懂。總覺得她們好像都沒有遇過我面對的問題,久了我也不問了,就算知道一些事情也是自己默默承受。加上我小孩常被老師抱怨有狀況,且在外上職能課,我怕小孩被其他家長貼標籤,不想讓其他人知道我小孩有去評估和早療,我就在一種很鬱悶的狀態下,帶著小孩每週去上職能課,默默地也上滿了兩期。

終於在今年2023二月份,帶小孩去醫院做了各項評估,各治療師的評估:語言、認知都沒問題高分通過;職能、物理,基本上也沒大問題,只有一些精細動作跟肢體左右協調較弱,職能可以繼續上、物理就家長自己多帶去運動加強訓練即可不用上課。小兒神經科醫師看了腦波圖也沒問題、復健科醫師也是只有提握筆精細動作再加強、心智科醫師認為可能比較偏向亞斯而不是過動,安排心理衡鑑請心理師評估。至於遇到的心理師啊,無論是態度上還是對待小孩的方式,都讓個人覺得非常不專業(我先生在場,他也有同感),所以她最後的評論我也只是笑笑。

總之經過了這整整超過半年的時間,我從一開始的挫折、慌張、惶恐、不解、疑惑,壓力極大,對班上其他家長和我自己親近的家人避而不談小孩的狀況,甚至中間也經歷過覺得導師很過分,在未告知我的情況下,逕自把我小孩去評估和上職能課的事情跟其他家長說而憤憤不平,對班上老師極度失望。到現在我已經磨練到可以表面對老師笑笑,即使我知道老師的許多行為有多不妥或不公,只想挑輕鬆的做,對於有狀況的孩子沒什麼耐心且「不吝於」在其他孩子前展現對有狀況孩子的不耐,也清楚知道老師對於特殊生的了解有多表淺,不用期盼從老師那得到協助。我雖然不認同老師,但我沒有影響到小孩,我讓小孩用他自己的方式適應學校,縱使我聽在心裡有多難受。但也只能轉念想,這是小孩成長的表現。

更甚,當其他同學的家長單刀直入詢問我,我們帶去評估和早療的事,我也沒有氣到失去理智去跟老師爭論他們為什麼可以任意透露?或是逃避其他家長好奇的眼神和疑問。如今我可以做到心平氣和地和其他家長聊孩子上職能課這件事,因為我覺得我家孩子並不奇怪,是學校老師不會引導、應付不來,他明明就可以很穩定、有好表現,在職能教室也都好好的,甚至職能治療師也稱讚他很穩定、進步非常多。

這星期醫院的完整評估報告就要出來了,待我去了解一番,看接下來有什麼可以調整的部分。覺得我自己也成長很多吧,心境上從一開始難以接受,到現在已經接受就算孩子和其他人有點不一樣,但他還是有他很棒的一面和很可愛的一面呀。

整個過程中,我自己感受最深的是,就算現代教育強調適性而教、反對權威、鼓勵勇於發問表達,但現實中學校體制還是一個根深蒂固以上對下、一個口令一個動作的地方,且老師的威權對於學生也會有影響。可能我孩子遇到的導師年紀比較大吧,對於規則和秩序很重視,感覺他們比較喜歡不太有意見的小孩,最好是安靜聽話的小孩,老師說什麼就照著做。像我孩子這種一開始嘰嘰喳喳問個沒完、很有自己意見的小孩,就讓老師覺得很難管教。我只希望小孩在這種制度下,長大還可以保有他的提問精神,只是要知道學會觀察狀況,知道何時該發問、何時保持安靜比較明智。但這真的很難,我知道。














2023年2月19日 星期日

【育兒】小兒腦波檢查

過完年後,我們依約帶小孩回醫院做聯合評估,在同一天上午由三位醫師個別會診,分別是小兒神經科、復健科、兒童心智科,下午則是繼續由三位治療師評估小孩發展,分別是語言、職能、物理。醫院還有安排社工師向家長了解家庭狀況。在會診完之後,心智科醫師還約了後續一天來做心理衡鑑,小兒神經科醫師則另外安排做腦波檢查。

聯評的部分改天我再補充紀錄,時間來到最後一項腦波檢查,檢查時間是今日2023年2月15日下午一點,當時是在我們過年後元宵前回老家的時候,在蘇澳休息站接到腦波室打來的電話,醫檢人員交代了檢查日期、時間、注意事項,是講得非常急促的一通電話。基本上就是說前一天要早點睡、檢查當日要早點把小孩叫起床,不要讓他睡午覺、要撐到檢查時才能睡,也要空腹不要吃午餐,因為怕小孩喝助眠藥容易吐。

很快到了檢查日前一晚,當晚早早就讓小孩睡了,順利在十點前躺平睡著,沒想到睡到大概深夜十二點,小孩突然一陣咳嗽,明明傍晚和睡前都好好的,一點咳嗽都沒有,不知怎地睡到一半開始狂咳,一開始我沒有進去看他,怕他睡意正濃時挖他起來喝止咳藥他會生氣大鬧,就想讓他自己咳一咳平息。但聽聲音越咳越兇,過了一下我進房看他,他已經整個人坐起來了,我靠近他問他是否要喝止咳藥水,然後我就看到他吐了,吐了一灘在床上,好像嘔吐感止不住,邊咳邊要繼續吐的樣子,後來趕快大叫老公拿臉盆來接,總之為了咳嗽咳到嘔吐,我們幫小孩餵藥、換衣服、換床單也是折騰了快一小時,小孩才又繼續睡。

檢查當日早上鬧鐘響,小孩就起床關鬧鐘了,只是還一直躺在床上賴床,但還好他沒有繼續睡回去,就只是躺在床上玩,這天他算是滿配合的,除了在床上貪玩比較晚起來刷牙洗臉吃早餐以外。後來我還抓緊時間帶他去了公園一趟,大概半小時,帶他去騎腳踏車、跑一跑,想把他操累一點,等下檢查比較好睡。

我們算是滿準時到,大概檢查前15分鐘到醫院,到腦波室時門上貼了張紙條,說下午一點整才開始檢查,請至休息區稍候,等醫檢人員叫名字。

我們是下午第一組受檢的,醫檢人員出來叫了名字後,我們就跟隨進入腦波室。醫檢人員共有兩位,其中一位先問醫生有沒有事先開藥給我們?我一頭霧水,拿出醫檢單給他看,說好像沒有,醫檢師說沒關係,還是喝一下藥水好了,順便問了小孩早上幾點起床、平常入睡快不快之類的問題,我回答不是很容易入睡,醫檢師也是說沒關係,等下直接喝藥水。雖然小孩自己說不用喝,他睡得著,但另一位醫檢師笑笑回,他看得出來小朋友眼神中的緊張,在陌生環境下很難放鬆睡著,喝藥會快很多。

醫檢師請小孩自己脫下外套、口罩放一旁椅子上,然後拿藥水請他喝下,原本醫檢師還有點猶豫藥杯要交給媽媽還是交給小孩自己拿,小孩已經自己伸手接過去了,醫檢師才正在提醒說藥會苦苦的,喝完藥會給他喝水,小孩已經咕嚕吞了一大口藥,醫檢師鼓勵他喝完,說他很棒,馬上幫他倒水,請他喝水沖掉味道。我問說那藥會苦呀?醫檢師說對啊,就像酒啊,苦苦辣辣的。

喝完藥水後,醫檢師請小孩脫掉鞋子躺上床,雙手放在肚臍的位置,開始幫他貼偵測腦波的貼片,有兩個是貼在胸口,醫檢師還讓小孩摸摸貼片的觸感,其他則是貼在頭皮上,今天遇到的一檢人員還算溫柔,小孩雖然有在忍耐,但醫檢人診動作輕柔,沒有粗魯到讓孩子感到不適。

醫檢人員一邊貼,一邊問小孩會不會吹生日蠟燭?小孩開始嘟起嘴來吹了兩下,醫檢人員稱讚他很棒,還對我比了拇指說讚,跟孩子說等下要像吹蠟燭一樣吹氣,總共要吹90下。(我還以為是哄小孩開玩笑,結果後來真的吹這麼多下…)

貼完貼片,醫檢人員請小孩眼睛閉起來,用一個儀器照在他臉上,就出去了,孩子跟我說會有光照在他臉上,我只是請他記得把眼睛閉著。

沒多久有幾陣閃光閃動,我看小孩還是忍不住張開眼睛盯著那儀器看,有點擔心會不會太亮傷眼睛。

醫檢師中間也有進來提醒他閉眼睛之類,後來一次進來是請他跟著數數字的節奏吹氣,醫檢師大概待到他數了20下就出去,剩下請他自己跟著吹,最後真的是吹了90下。

吹完之後,醫檢師再度進來說,可以睡覺了,請小朋友閉眼睛放鬆睡覺。

看得出來孩子很努力了,他頭上貼滿貼片連接多條線到機器上,仰躺在冰冷硬邦邦的黑色人工皮革診療床上,身上只能蓋著外套當被子,不能自在翻滾,想必很不舒適,還被要求要閉眼睛放鬆睡覺,在那樣的狀況下,我都沒把握自己睡得著了,何況是不安的幼兒。雖然他無法完全忍住不動來動去,可以看到外套底下他的手或雙腳總是不安份地在挪動,但他都沒有吵說要下來,或是吵說他睡不著直接坐起來,我覺得他已經相當配合了,很棒。

後來一位醫檢人員有進來幫小孩摀眼睛,希望讓他趕快昏睡,可惜躺到下午一點半時,外面房間的另一位醫檢人員出聲來,從房間外跟媽媽對話,直說小孩頭腦還很興奮,沒有要入睡的樣子,跟媽媽確認他們必須灌第二次藥。小孩聽到馬上說不要,說他睡得著,但醫檢人員堅持要喝第二次藥,跟小孩溝通只要再喝一點點就好,小孩還跟醫檢人員再次確認他只要喝一咪咪就好,達成協議後醫檢就進來灌藥了,小孩很配合一下就喝完,原本摀眼睛那位醫檢就留著繼續幫忙摀眼睛。第二次灌藥後,大概隔了12分鐘左右,終於在13:45前睡著,大概照了十分鐘的睡眠腦波,就完成檢查了。

檢查完畢,拆掉頭上電線後,人就不能繼續待在腦波室房間裡,要趕快幫小孩外套鞋子穿一穿,包包揹著抱小孩出去。因為這時小孩因藥效才剛睡著,幫他穿衣穿鞋幾乎沒感覺,直到抱起來時,他突然被我弄醒睜開眼睛,迷迷糊糊開口第一句話竟然是:「我還沒戴口罩!」醫檢人員聽到都笑了,回他說沒關係,帽子戴起來頭低低就好,沒人會注意他臉上沒戴口罩。稱讚他防役很認真,醒來還不忘防役。

出了超音波室回到沙發休息區,就換爸爸接手抱,其實在腦波室才睡一下下,小孩感覺很累很累,但回程車上他也不睡,直到回到家,躺到自己房間床上,歡歡鬧鬧好一陣子之後,換上家裡睡衣才總算安心睡著。

醫檢人員有交代說,想睡就讓他睡,就當睡個午覺,不用特地叫醒他,讓他睡飽再起來,起來觀察喝水會不會吐,如果不會吐才能正常進食,會吐就先不吃喝。

我們到家讓他躺床上睡大概是下午三點了,他一路睡到六點快半,中間傍晚五點半我有嘗試叫他,但叫不起來,索性就讓他繼續睡到將近晚餐時間。

晚餐前他喝了水,沒有吐,所以就讓他吃晚餐,他也顯得很餓很想吃的樣子,但因為藥效還沒退,身體沒力氣,甚至只能趴在餐桌上,我幫他撐著兩邊腋下,讓他能頭抬離桌面,拿餐具吃麵,怎知他開開心心吃了一大口麵和蛋之後,突然臉色一變,說他想吐,就哇啦全吐出來,還直接從鼻子噴水噴麵條出來,他開始大哭大叫,想必很痛苦難過… 激動的情緒好不容易安撫下來,讓他在客廳沙發休息,大人自己趕緊吃一吃。

大概過了20分鐘左右,他說他好點了,想要繼續吃晚餐,我們再讓他試一些些,看來可以正常進食沒事了,一口接一口胃口特別好,我留給他的份量幾乎全吃光了呢。看來因為中午沒什麼吃,到晚上已經很餓。

在吃晚餐時,他全身幾乎沒什麼力氣,站也站不穩,沒辦法自己走路,吃過晚餐後似乎就好多了,比較開心比較有力氣,但洗澡時還是沒辦法完全站著,洗完澡想要跑來跑去,也是搖搖晃晃東倒西歪很容易跌倒,雖然睡到傍晚六點半才起床,洗完澡晚上十點帶他去房間看個書很快又可以入睡,藥效真的影響很大呢。

















2023年1月19日 星期四

【婚姻】幸福感從何而來?

在跟朋友聊天的時候,時常不自覺地抱怨起老公來,字裡行間充滿怨念的口吻和語氣。其實我有發現這樣的負面情緒會影響別人對我的觀感,以前的我不會這樣的。也曾想過要減少抱怨,接受這就是我現在生活的樣子,但很難忽略掉自己內心油然而生的不滿。

今天在跟以前同學聊天時又開始抱怨老公、抱怨婚姻,連我自己都能感受到我散發出強烈的負面情緒,不禁思考著,為何我會不停抱怨呢?為何在婚姻裡我感受不到幸福呢?幸福感究竟從何而來呢?

搜尋了一下,看到這篇文章覺得滿有道理的:https://www.bella.tw/articles/novelty/33470

好像真的是因為在婚姻裡我的自主性低,讓我感到很不自由、很不自在、被綁住的感覺。現在生活的模樣都不見得是我的決定,我有一些想法或是念頭,跟老公討論的結果,總是被他用各種理由駁倒,顯示我的想法似乎很不實際。

大部分時間我妥協了、或是將問題或想法擺著,但是我很不滿足,我每天做的是「必須做的事」,而不是「我想做的事」,自我滿足和自我成就感很低,想做什麼都綁手綁腳,只能一天過一天,忙完今天家事,明天一樣全部重來,無止盡的窮忙只為了維持家庭生活運作,不是真的做我想做的事。

現在小孩上了幼兒園,但我每天還是在家事裡窮忙,我其實很惶恐,我應該要找點其他事做,為了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但另一半好像不是可以支持我的人,我感到很焦慮。雖然在婚姻裡是兩個人,但我總是感到我很孤單,住一起但是心離很遠,沒有互相扶持、夫妻同心的感覺。

好像也只能依靠自己了,要想辦法在生活的縫隙中找點正向能量,提高自己的自主性,為自己做些決定、找到值得花精神全心投入去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