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29日 星期三

[轉錄] 冷門科系,也能成為熱門人才

新鮮人職場常勝軍兵法
冷門科系,也能成為熱門人才
首先要恭喜諸位新鮮人,經歷這幾年的就業冰河期之後,在大家即將畢業的此刻,終於出現百業復甦的榮景,即使較冷門的人文社會學院畢業生,今年都可望在活力重現的服務業中,找到不錯的工作機會。
撰文:臧聲遠
就業情報電子報
發刊日期:2004513
    報考研究所者激增,部分國立大學如中央大學,報考人數甚至成長50%,這當然會影響求職人力供給,許多廠商都已感受到徵才的壓力,因此今年投入就業市場者,行情將比往年吃香許多。在此送給大家25個生涯錦囊,祝福各位都能成為職場大贏家。
兵法1:發現你自己的天才

  認識你自己,永遠是求職的第一課。在社會價值觀的影響下,我看到許多分明適合從事業務工作的年輕人,因為認為業務員「不高尚」,寧可選擇坐辦公桌的工作;或是明明對「人」比「機器」有興趣,卻還是勉強去做研發工程師。工作唯有符合興趣,才能投注熱情;唯有符合自己的特長,方能大放異彩。不妨利用科學化的「職業適性測驗」,發現你自己的天才所在。
兵法2:勤讀財經雜誌,從人事廣告淘金

  現在的年輕人,沒有人不知道流行歌手蔡依林、周杰倫是誰,但誰是蔡明介?普立爾是在生產什麼?台灣兩大TFT-LCD龍頭是誰?電話客服在做什麼?這幾個找工作的基本常識,根據我在校園巡迴演講的經驗,幾乎沒有人答得出來。也難怪根據調查,新鮮人求職最大的困擾,並不是專長不夠或科系冷門,而是「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什麼工作」。如果連台灣有哪些重要的產業、公司、職種,腦袋都一片空白,我實在不能想像,要如何投出履歷表?
  從現在起,各位一定要養成讀財經雜誌的習慣,才能瞭解哪個產業有前景,哪家公司值得你託付未來?而報紙和雜誌的人事廣告,也要非常仔細地細加閱讀,每家公司都不可放過。我常把人事廣告比喻成一座挖不完的「金礦」,裡面有太多令你意想不到的職缺,徵求令你意想不到的人才,只要肯下工夫挖掘,絕對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此外,如果想從事業務行銷的工作,產品說明書是你現成的教科書,因為商品日新月異,學校根本來不及教。以金融業為例,台灣這兩年新金融商品問世的速度,令人目不暇給,即使學校老師也不見得都懂。不妨自己到銀行和證券公司,蒐集研讀各種金融商品的宣傳DM,這是最直接的「勤前教育」,絕對比死讀教科書來得有用。
兵法3:條條大路通羅馬,誰說你只能做本行工作?

  新鮮人求職最常犯的錯誤,就是把找工作的觸角,局限在跟本身科系百分百相關的行業。其實,科系與職務的對應關係,絕非想像那麼簡單。舉例來說,許多文法商科背景者,在閱覽人事廣告時,都掠過科技公司不看。但科技公司除了「工程師」之外,也需要大批行銷、財會、人資、採購、運籌、法務、公關方面的「管理師」,提供文法商學生極佳的舞台,例如社工、心理、公行系背景者,就有機會進人資部門。
  此外,像是現在正職的護士/護理師職缺很少,但保險公司、空服員、藥妝店、美容業等工作,都對護校生愛用有加。雖然國內航太工業沒落,但科技硬體大廠都需要航太背景的熱傳工程師;雖然建築業風光不在,但數位內容產業很愛用熟悉3D的建築系學生。
  又比如資管系的學生,在應徵科技業職務時,往往很難跟資工系學生競爭;但如果往服務業走,從房屋仲介業到海空運輸業,都為找不到資訊人才所苦。生命科學院的本行工作一職難求,但在金融業、專利事務所,生命科學人才卻很搶手。只要不自我設限,條條大路通羅馬!
兵法4:不限科系的職務多,再冷門的人才都歡迎!

  文法商科畢業生最煩惱的,就是不曉得所讀科系可從事什麼工作。打個比方,理工科系學生是「一個蘿蔔一個坑」,科系與職務的對應關係很明確,求職方向感比較清楚,但出路選擇也相對受限。文法商科則是「一個蘿蔔不知坑在哪裡」,科系與職務較無明確對應關係,因此找第一份工作往往會很徬徨,沒有方向感可循。
  其實,在台灣就業市場上,雖然半數的工作有科系背景的限制,尤其以高科技業、醫療業為然,但同樣也有半數的工作,完全不限科系,尤其以服務業為然。因此「冷門」文法商科系,如中文系、歷史系、政治系、社會系的學生,不必擔心找不到工作,因為不限科系的工作非常多,出路選擇也比理工科系來得寬廣,往往全班50個學生,畢業後從事49種行業。
  即使理工類組,也有「冷門」科系如土木、大氣、數學等。由於電子、電機等「熱門」理工人才供不應求,有些科技廠商退而求其次,凡是理工科系都在招募之列,正式錄用後再加以訓練,可說是另一種形式的「不限科系」。
  總之,對於冷門科系學生來說,求職不妨從「不限科系」的工作找起。但要提醒的是:由於這類職務種類很多,例如英文系可到化妝品業當秘書,也可到電腦業當海外業務代表、到金融業當電話行銷、到報紙當記者編輯,因此求職前要多花點時間認識各行各業。其次,不限科系不等於「不需要專業」,而是專業技能可以在工作中「邊做邊學」,因此在職學習格外重要。
兵法5:儲備幹部:冷門學歷出頭的捷徑

  應徵儲備幹部,是社會新鮮人晉身管理階層的捷徑。從行業別來看,便利商店、量販店、KTV、化妝清潔用品業,向來是招募儲備幹部的主力,近年金融保險業也加入招募種子幹部的行列。
  儲備幹部雖然較歡迎商學系背景者,但通常對科系學歷不太設限,是冷門科系學生的良好出路。因為公司會給予完整的教育訓練,從最基層的體力性工作,到經營管理的知識,循序漸進教你入門,期間還要通過層層考核,或調到不同部門歷練。不過,最大的考驗通常是前半年,因為必須從辛苦、低層的工作起步,例如便利商店要從門市清潔做起,量販店生鮮課要從殺魚學起,化妝品業要從百貨公司專櫃站起,很多人吃不了苦、放不下身段,撐不過這段「學徒期」,很快就半途而廢。
兵法6:別怕學非所用,畢業才是學習的開始!

  許多冷門科系畢業生,對於自己「學非所用」深感挫折。其實,不管念什麼科系,學校所教的東西,永遠跟職場需求有落差,即使從事「本行」,例如大傳系進媒體、電信系進通訊業,很多事情還是得從頭學起,在校「所學」不可能百分百符合職場「所用」。因此,所謂「學非所用」,只是程度的差別而已。「畢業才是學習的開始」,你在校學了什麼不是那麼重要,要緊的是任職後是否保持旺盛的學習力,快速縮短學校與職場的落差。
  然而,「在職學習」不等於要花錢進修,你身邊的同事、主管與客戶,就是最佳職場良師,不只是專業技術,從工作態度到做事方法,只要找對師父虛心學功夫,就可縮短摸索期,很快從同儕脫穎而出。
兵法7:科學園區啟動中南部繁榮 返鄉工作正是時候

  從中南部北上求學的人,不妨考慮返鄉找工作。以台南來說,已形成台灣最完整的光電產業聚落,足以和北部的竹科分庭抗禮,從大型百貨公司到精品店,都紛紛進駐台南,瞄準當地科技新貴的荷包,也使台南的生活消費機能脫胎換骨。同樣地,台中科學園區雖然才剛啟用,已吸引國內最先進的TFT六代廠進駐,不但理工背景可在園區找到工作,園區周邊服務業也受惠,估計將可創造超過5萬個工作機會。由於中南部物價水準低,領同樣的薪水,在當地存錢的速度,絕對快過北部。
兵法8:科技新貴光環褪色,傳統產業也有高薪一族

  20年前,台灣收入最高的族群,首推證券業和房地產業,年終獎金領3050個月是稀鬆平常的事。1990年代開始,「科技新貴」取而代之,成為金字塔頂端的高所得族群。不過,隨著科技業進入「微利時代」,以及員工分紅配股制的改變,科技新貴光環逐漸失色,許多科技公司的高配股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反觀傳統產業,近年的年終獎金愈來愈亮眼,許多傳統製造業在大陸的投資開花結果,獲利完全不輸給科技業,服務業如房屋仲介等,也重登高薪俱樂部,年收入千萬的經紀人比比皆是。嚮往高薪的新鮮人,科技業不再是唯一的選擇。
兵法9:拋棄刻板成見,別急著對業務工作說「不」!

  在各種職缺中,業務銷售性質的工作,向來高居所有職種之冠,只是名稱不見得叫做業務員。例如金融業的理財專員、壽險顧問、電話行銷專員,和科技業的產品應用工程師(FAE)、客服工程師等,都跟業務銷售有關。不論景氣多差,業務人員永遠不怕找不到工作。但在社會負面刻板印象下,受新鮮人青睞的職務類別中,業務銷售卻始終敬陪末座。
  其實業務員早已不是過去那種每天喝酒應酬、到處哈腰拜託的模樣,現在是「顧問式行銷」的時代,業務員逐漸轉型為客戶的「顧問」,專業門檻與形象都有所提高。而且業務員是一種「薪水沒有上限」的工作,所得收入和業績能力成正比。再從職涯發展來看,從事業務銷售工作,有助於培養市場敏銳度,因此許多老闆都是業務人員出身。如果你的個性外向、喜歡對「人」的工作,而且溝通表達能力佳、挫折忍受力強,那麼業務類的職務,將非常適合做為你的第一份工作。
兵法10:性格特質決定求職勝負

  在草莓族的「陰影」下,企業在錄用新鮮人時,日益重視性格特質,並引進各種性向測驗工具。以台積電來說,很重視員工的IQ(智商)、EQ(情緒商數)和AQ(逆境商數),目前使用的測驗工具,就是用來檢測應徵者的EQAQ。而走自有品牌路線的明基,則重視應徵者的創新特質,所使用的性向測驗,也是要測出應徵者是否具有創意性格。
  有些性向測驗還針對個別職種設計,例如國泰金控從美國引進的性向測驗,就可以測出應徵業務人員者,是否具備業務員所需要的「企圖心」及「主動積極性」。另外,國泰針對資訊人員的性向測驗,主要在測試邏輯思考力;針對客服人員的性向測驗,則希望選出情緒控制、溝通能力佳的應徵者。
  有的企業為了更準確找到所需人才,乾脆以內部員工為常模,自行開發測驗工具。例如聯發科就是以工作表現中上的員工為常模,發現他們的思慮周密、主動性、合作等特質特別突出,因此就用這些特質做為篩選應徵者的基準。
  一般來說,高科技業的行銷企劃部門,特別重視性格特質,研發部門則是技術掛帥,性向測驗的影響力較小。至於服務業用人,雖然人格特質是首要考量,卻不一定運用性向測驗,因為從面談中,有時更容易對人格特質有第一手的觀察。所以新鮮人求職時,不只要知道這份工作需要什麼專業技能,也要瞭解它歡迎什麼性格特質的人。
兵法11:基本的專業證照,愈早拿到愈好
  除了傳統的國家考試如醫師、律師、護理師、會計師、社工師之外,部分行業也開始朝向證照化,甚至用證照取代筆試,或在徵才條件中明列「有證照尤佳」,特別以金融業為然。新鮮人最好利用最後段期間,在離校前先考取簡易的初階證照,例如金融業的證券營業員證照、期貨營業員證照、信託證照、投資型保險商品證照、理財規劃人員證照等,對於求職將有絕大幫助。此外,在資訊軟體業、美容業、運動健身業、以及生產製造業的環保安全衛生部門,也相當重視證照。
兵法12:堅強的核心專長,勝過浮淺的多重專長
  許多人都有「多重專長的迷思」,以為專長愈多愈好,甚至認為「一技之長」已經是過去式,現在只有一種技能根本不夠,應該稱作「一技之短」才是。其實,如果沒有扎實的核心專長,別說擁有第二專長,就算有第八專長也沒用。
  其次,雖然擁有跨領域專長的「多職能人才」很受歡迎,但前提條件是不同專長能發揮相輔相成的化學作用,例如理工搭配財管、會計搭配資管、法律搭配科技、外文搭配大傳等,如果兩種專長完全風馬牛不相及,也是枉然。
兵法13:先有工作經驗,考研究所才有方向感
  隨著研究所普及化,如果想在職場有所發展,碩士已成為基本條件,各大學也開始縮減大學部規模,而把名額轉到研究所。但問題是何時考研究所,是大學畢業後一氣呵成,還是先有工作經驗再去考?
  如果是男生,我會建議先考研究所,因為縱使募兵制無法立即實施,未來服役年限也可望大幅縮減。不妨先靜觀其變,且看兵役制度如何調整,以免浪費時間白當兵,在這段等待期可先讀研究所。
  至於女生,我建議以工作為優先,即使考上研究所,也可考慮休學保留學籍,先去工作再說,理由是1這波景氣復甦,究竟能持續多久,仍然是個未知數,例如投資大師華倫巴菲特,最近就提出質疑。因此,先在就業市場卡一個位子較保險。2有工作經驗後,比較瞭解自己真正興趣所在,以及職場真正需求什麼,選擇研究所才有方向感,不會盲目投考。3在職碩士專班的名額激增,不再是企業主與高階主管的專利,也對上班族廣開大門,而且在職生比一般生容易考上。有了工作再回到學校念碩士,已經沒什麼門檻可言。4對理工科(男生為主)來說,出國留學不重要,對求職的加分作用不大。但對文法商科(女生為主)來說,國外三流大學的碩士,往往謀職比國內一流大學還吃香。以商學管理科系為例,如果沒有工作經驗,要申請國外學校是很難的,而且工作幾年留學費用也有了著落。
兵法14:冷門理工科系,政府幫你變身熱門人才
  同樣是理工科系,有些科系的出路,不見得比文法商科好多少。不過由於國內科技業的人才缺口太大,政府先後開辦半導體學院、數位內容學院,廣招各種「冷門」理工科系學生,提供訓練並輔導就業。其他如宏碁渴望IC設計學院、台大嚴慶齡工業研究中心、清大自強基金會等,也都針對國內目前最欠缺的平面顯示器、無線射頻、IC設計等人才,開設數百小時培訓課程。只要數理的底子扎實,學程修畢後到二、三線科技公司找工作,通常不成問題,而且政府有補助學費。
兵法15:大公司制度佳,小公司機會多
  大多數新鮮人的第一志願,都是大型知名企業。但也有理工科系學生,喜歡在未來明星產業中,尋找具爆發潛力的小公司。到底第一份工作該選擇大公司,還是小公司比較好呢?一般來說,大公司具有下列優點:
  ●薪資福利較佳,管理較為制度化
  ●在職訓練完善,可學到扎實的基本功夫
  ●與諸多優秀人才共事,可學習他們的本領與優點
  ●有較多機會調任到不同部門、不同地區及關係企業,增加工作經驗與歷練
  ● 職位級別多,升遷機會相對也較多
  ● 公司資本雄厚,工作較有穩定保障
  ● 公司知名度與信譽高,業務開拓具有先天優勢
  
不過,中小型企業也有下列優點:
  ● 開放給新鮮人的工作機會較多
  ● 比較容易有獨當一面的機會
  ● 公司人事精簡,必須身兼數職,很快便練就十八般武藝
  ● 較能保持衝勁與開拓精神,不像大公司容易養尊處優
  ● 公司管理有彈性,發揮創意與表達意見的空間較大,不像大公司較為僵化
  ● 有機會與老闆直接共事,且公司內部競爭較弱,有才幹者容易被提拔重用
  ● 伴隨公司規模的擴大,股票上市上櫃,員工可分享到很大的利益
  所以,企業規模大小沒有關係,重要的是必須清楚知道,自己希望在第一份工作中得到什麼?
兵法16:非名校學生,別被自卑感打敗!
  許多非名校畢業、也沒有研究所學歷的新鮮人,找工作都有強烈的「自卑感」,在面試時很沒有自信,自己把自己給打敗了。
  其實文憑的影響力,充其量僅限於工作第一年,等到你有工作經驗之後,沒有人會再問你是什麼學校畢業的、有沒有碩士學位?別人要看的,是你在工作經驗中,累積何種歷練、打下什麼樣的戰績、創造出什麼樣的作品,換句話說「實力」完全取代「文憑」的重要性。所以,工作不只是為老闆打拚,也是在為自己的履歷表打拚。只要有漂亮的戰績,你的履歷表到哪裡都搶手,學歷高低根本不重要。
兵法17:到「二流行業」,當個「一流人才」
  隨著五專高職改制為技術學院,原本以高職、專科生為骨幹的工作,現在都面臨人才荒。許多技術學院的學生,放不下「大學生」的身段,寧願失業也不肯屈就於這些「低階」的工作。
  其實,對技術學院學生來說,與其在「一流行業」當個「二流人才」,不如到「二流行業」當個「一流人才」,反而出路更寬廣。舉例來說,很多國立大學機械系的學生,看不起「黑手師傅」的模具類工作,造成模具人才極度搶手。很多名校大學生認為餐飲、旅館、量販店、便利商店的工作太「低階」,殊不知服務業是互通的,有了這些行業的經驗,將來轉到哪個服務業都很吃香。因此,有時轉到次級戰場,反而更容易出頭天。
兵法18:第一份工作,學習空間比薪水重要
  從前學徒至少要拜師學藝3年,才能「出師」獨當一面,這個道理現在仍然沒變。進入職場頭3年,可說是你的「學徒期」,切勿太在意起薪高低,也不要太計較工作辛苦,因為最要緊的是:你能從這份工作學到什麼。其實,不同科系學歷的起薪,差距不過幾千元而已,但工作滿3年後,薪資差距就大幅拉開,升遷速度也開始分出高下,關鍵就在於學徒期是否練好基本功。
  職場有太多基本功課,是學校所沒有教的。你要學會把學校的理論知識,轉換成工作所要的實務能力;你要從優秀的主管和同事身上,學習正確的工作態度和做事方法;你要從頭學習「人際關係學」,包括如何跟客戶應對進退、如何跟同事團隊合作、如何建立自己的事業人脈;你要像海綿般吸收專業知識,讓自己成為所在領域的專家;你還要學著用比你高兩級的主管眼光看待事情,為將來更上層樓做準備。
  如果第一份工作,就找到高薪輕鬆的好差事,有如公務員一般,對新鮮人不見得是好事,因為太安穩的環境,會使你失去學習的動力,縱使贏在起跑點,也會逐漸喪失競爭力。
兵法19:走出溫室,從草莓族轉為猛烈社員
  這幾年企業用人精簡下,超時工作成為常態,最基層的新進人員,工作負荷尤其沈重,許多「草莓族」都變成「猛烈族」(超級賣命工作)。因此,從學校到職場,就好比走出溫室,如果沒做好心態調整,認清職場的現實,將很難適應巨大的溫差改變。
兵法20:換工作太頻繁,小心成為企業拒絕往來戶
  企業主對七年級生最詬病的,就是穩定性太差,把換工作當成家常便飯,對公司沒有忠誠度。其實,除了軍公教人員外,第一份工作「從一而終」做到退休的人,大概寥寥無幾。工作就像結婚,尋尋覓覓在所難免,最後結婚對象往往不是初戀情人,很多上班族也都是換過兩、三家公司後,才找到終身工作。
  儘管如此,但七年級生換工作的頻率,確實偏高。根據本刊調查,七年級前段班才剛踏進職場沒多久,已有45%目前做的是第23份工作。很多人頻繁轉職的原因是:1草莓族習性未改,吃苦耐勞精神、挫折忍受力較差,而且罵不得,工作不順利就想打退堂鼓,或把問題都歸咎於主管作風差、公司沒制度。2不知道自己要什麼,也不知道職場要什麼,把換工作當成一種「實驗」,邊換邊摸索。3太計較眼前薪水,只要別家公司多個500元、1,000元就想跳槽。
  這幾種理由,對職涯不是好事,因為轉職太頻繁,將影響到技能、資歷、人脈、經驗的累積,用人企業看到這種履歷表,也會懷疑你的穩定度。因此,年齡愈接近30歲,換工作愈要謹慎。
兵法21:安穩鐵飯碗不復存在,激烈淘汰賽成為通則
  現在已經沒有鐵飯碗的工作,軍隊在推行國軍精實方案,公務員普遍遇缺不補,學校在人口出生率銳減下,從幼稚園所到技術學院都面臨招生不足,學校集體倒閉不是危言聳聽,以師範體系的金字招牌——國立台北師範學院畢業生來說,3年前考上老師的比率還有95%,去年已滑落到23%,其他師範院校和教育學系就更不用提。而在金控合併潮流下,台灣金融業未來很可能只剩不超過5個集團,人力精簡勢在必行,首當其衝的就是工作安穩的內勤人員(如傳統櫃員)。軍公教金融這4大鐵飯碗都生鏽,未來沒有一種工作能免於激烈的淘汰競爭。
兵法22:當個工程師,不能只懂技術
  理工科的學生,要有一個基本認識:科技產業的世代交替快速,你的技術終將有落伍的一天,工程師是沒辦法做一輩子的。因此最好趁早準備,以備將來順利轉往管理職,或是業務銷售等領域。假如有這種打算,就要培養多方面的能力,如組織管理、溝通表達、業務技巧、財務會計等,知識涉獵層面要廣,不要太沈湎於技術本身。
兵法23:新鮮人前進大陸,要從服務業切入
  4年前台灣科技業的登「陸」熱潮,雖然已經退燒,台商也改用大陸幹部取代台籍幹部,但台灣年輕學子對於赴大陸工作,仍然相當憧憬。由於大陸加入WTO後,逐漸開放內需服務市場,成為外資角逐的新天堂,因此服務業如量販店、KTV、觀光飯店業,不少業者採取「台灣練兵,大陸展店」的模式,在台灣培訓種子幹部,擇優派往大陸開疆拓土,燦坤3C去年宣布要招募1,000名店長,就是典型例子。除了這條管道外,目前大陸對台灣人才的需求,主要為廠長、財會主管、行銷主管等高階人才,本身要有豐富的經驗和戰績,一般來說新鮮人沒什麼機會。
兵法24:先就業,再談創業
  除了「就業」之外,「創業」也是一種選擇。現在網路開店的條件逐漸成熟,可免去實體店面的成本,創業門檻大為降低,對新鮮人是一大福音。但實體開店需要具備的技能,如庫存管理、行銷策略等,網路開店同樣不可少。
  在實體創業方面,最好先工作一段時間,累積相當的經驗、人脈與資金後再說。科技領域的創業,首先要找到志同道合的班底,如果能掌握獨家技術更好。服務業領域的創業,不妨先到連鎖直營店工作,由於有較完善的教育訓練,等到做過店長、學會如何管理一家店面後,再跳出來創業,失敗的風險即可減少。
兵法25:理財,是人生的必修課
  在這個高學歷時代,新鮮人踏進社會的年齡,普遍延後到25歲左右,但民間企業的退休年齡,近年卻大幅向前提,從金融業到媒體業,優惠退休年齡都提前到40歲,工作壽命愈縮愈短,大家要在不到20年內,賺到這輩子所需要的金錢,壓力可以想見。因此,一定要有生涯危機意識,不要把光陰蹉跎在延畢等事情上,而且要把理財當成人生必修課,除了工作所得外,還能有第二份收入來源。不過,以七年級生在使用助學貸款、和現金卡/信用卡的情形來看,也許理財的首要任務不是「賺錢」,而是「減少負債」。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